Panels 46-50

Panel 46: 宗教, 移民, 结婚及族群认同/Religion, Immigration, Marriage, and Ethnicity

 

变迁中的认同: 四川客家人的历史记忆、族群想象与本土化

Sirui Li 李思睿

中山大学

 四川客家人的主体为闽粤赣移民,自清代至今,从方言群体“土广东”发展为旅游族群“客家人”,经历了省籍认同到地域认同,再到超越地缘认同的客家人的发展历程。本文从族群想象的角度出发,以四川省洛带镇为例,表明客家认同在四川的出现是一个相当晚近的现象,四川客家人的边界和内涵在当地极富争议,实质是不同人群对一个特定地区的地理、文化、语言和经济同质性的想象。作为想象族群的四川客家人的出现,是旅游开发的背景下,通过权力主导下的资本运作、不同主体对历史记忆的选择而展开的,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建构过程。本文通过关注不同社会行动者在这一过程中的行为策略、实践及其表述,考察他们如何运用文化特征或其他方法描述其认同,进而完成文化的再生产和本土化。本文认为,四川的“广东人”主要通过籍贯的差异有选择地成为客家人,在成为客家人的过程中,祖先传统和地方化传统发挥了主要作用。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作为族群名称的“客家”往往是在讲述和复述历史的过程中被建构的,这一认同是变化的、模糊的。

 

海外华人诗歌中的文化记忆与跨界书写:以《四海为诗:旅美华人离散诗精选》为主要观 察对象

Peishan Lin 林佩珊

台湾清华大学

 本文以《四海为诗:旅美华人离散诗精选》为关注焦点,试图探讨在世界性的迁徙下,中国当代诗人透过书写,如何去建构他们的文化位置。《四海为诗:旅美华人离散诗精选》为近年第一部流散海外的华人诗歌总集,主要反映了80年代以降近三十年来的海外华人诗歌风貌,以及他们透过诗歌展现跨文化的思索成果。本文即要透过选集内23位诗人,去观察除了海外华人文学固有的母题之外,在近年间还有什么其他题材与表现手法的演变。

 从故国到异地,其中的身分转变,牵引出文化认同的议题,在适应与冲击之中,身分认同的多元书写也是本文所要处理的重要部分。在全球性的的移民潮中,面临着时空交错,因为文化的差异与比较之下,中国当代诗人也藉由诗歌建置了他们的精神系谱,个别的作家所表现的精神风貌有所不同,他们如何透过诗歌语境来和自身所处的情境对话,为海外华人文学带来新的诗学思辨是值得探讨的。

再者,在空间的跨度之下,除了实质空间之外,也面临了心理的跨越,本文也将讨论海外华人诗歌在跨界书写的意义。除了怀想,《四海为诗:旅美华人离散诗精选》更多表现了跨界之后,面临新文化的种种思考,因此有不少诗作,是书写努力地从自身的眼光出发,在异国构筑出新的文化视野,以及观察跨界所带来的新的情感方式,提供自身一种重审式的可能。综上所述,本文即以《四海为诗:旅美华人离散诗精选》为关键文本,去梳理海外华文诗歌中的文化记忆与跨界书写,并发现其中的多元思维。

 

族群认同与宗教信仰:华人民间信仰在新加坡社会的衍变

Weiyi Lin 林纬毅

中国华侨大学

在1819年开辟为自由港的新加坡,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批先到马六甲的福建漳州、泉州商人和来自中国广东与福建省的移民。移民带来家乡的神明,集中在市区的商人,凭借经济力量与社会地位,在市区建立了以帮权为依据的庙宇。更多的普通人民居住在乡村地区,他们根据信仰的需要,将家乡供奉的神明传入新加坡,奉为守护神,建庙供奉;并利用祭祀和庙庆联系族群情谊。这种带有省、府、县、乡籍,甚至宗族色彩的神明信仰,是华族族群认同的标志。

中国民间信仰是制度化宗教如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之外的泛称。这些民间信仰的庙宇自主性强,没有中央组织。1990年11月新加坡国会通过《维持宗教和谐法令》,以立法维持新加坡的宗教和谐,并确保宗教不被利用作为政治或颠覆目的。法令固定成立总统宗教理事会,需要一个能领导、统合当时占人口总数22.4%的宗教组成的机构。

在新加坡立法的需要和庙宇自觉皈依正道教的推力与拉力下,这些民间信仰庙宇成为道教庙宇,并团结在1990年2月间成立的新加坡道教总会的旗帜下。道教和新加坡华人族群是单方面的等同,即是:新加坡的道教提100%是华人。华人不一定是道教徒, 但道教徒一定是华人。这是宗教信仰等同于族群认同的延续。

道教的衰弱和基督教的快速成长,改变了道教作为华族族群认同的标志,也削弱了华族族群认同与宗教信仰的单方面等同。原属于道教者,改信基督教或声称无宗教者,数目不断增加。新加坡道教总会在最近25年来的努力,尤其是道教体制和宗教权威的建立,是逆转族群认同和宗教信仰的比重变化的挑战。

 

“狐狸游行”中的“外来者” –对日本现代社会狐狸信仰中外来文化的分析

Jing Li 李婧

日本首都大学

日本东京都北区王子市自古以来有一个传说:在大晦日晚上,关东所有狐狸会来到王子的一颗大树下集合,整理衣冠后列队向“王子稻荷神社”出发去祈福。这个队列被称为“狐狸游行”。1993年开始,王子地方协会以这个传说为基础,集合了当地居民在大晦日穿着传统的日本和服,脸上画着狐狸脸谱或者戴着狐狸面具,在传说中的大树下排队,零点的钟声响起后向王子稻荷神社出发祈祷。近几年,不仅当地人,很多外地人甚至外国人也开始加入到“狐狸行列”中。

多信仰的日本社会里,狐狸被认为由于受中国狐信仰的影响而变成具有不可思议的灵力的存在,并且拥有妖怪和神仙两个身份,以妖狐,农耕神等形象频繁出现在日本社会的信仰体系中,形成了独特的日本狐信仰。不过,在现代的日本狐信仰的表现–“狐狸游行”中,不仅能看到当地人对自己传统文化的拥护,外地人包括外国人也作为活动的主体参与其中。对于他们来说“狐”到底是什么样存在?本稿旨在分析“狐狸游行”中“外来者”对“狐”的观念,并且考察他们自身的宗教背景对他们参加此类活动的影响。


Panel 47: 海外華人媒體研究/Research on Ethnic Chinese Media

組長:喬曉勤博士

海外華文媒體的發展始終與華人移居海外的歷史相伴隨。成為海外華人落地生根及至發展的見證。至19世紀晚期至辛亥革命前期海外報紙的第一次高潮至今,海外華文媒體一方面與國內報刊一道,報道傳達國內紛紜起伏的形勢,形成祖國媒體的海外延伸。另一方面又逐漸在確立自己在本地的身份認知,為海外華人本地社區的有力聲音。自1970年後,各類海外華人電臺、電視臺到時下的網絡平臺的創設,極大拓展了海外華人社區的展現空間,為海外華人媒體研究者提供了多元的視角。

針對海外華文媒體的歷史研究,比起其他有關海外華人歷史諸多領域的研究,依然可用“拓荒“來形容。因而,本組成員將圍繞此主題,從不同國別、不同角度來研究海外媒體的歷史。以期使富有即時、共時豐富性的海外本土媒體研究成為還原海外華人宏觀歷史堅實的微觀碎片。

 

從『醒華日報』看大陸與臺灣對北美僑社影響的消長

Xiaoqin Qiao 喬曉勤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本文將主要利用1970年代期的「醒華日報」, 研究自尼克松訪華之後大陸與臺灣在北美僑社的影響所發生的變化。由於長時間的發行, 與國民黨的密切聯繫及對僑社資訊的廣泛報導, 從「醒華日報」我們可以看出整個北美僑社, 特別是加拿大東部地區僑社在過去幾十年中所經歷的重大變化, 特別是政治認同的變化。本文將著重分析這些變化的起因, 變化的過程, 及對僑社所產生深遠影響。

 

1910年代《大漢公報》所載加拿大的僑社與國民黨支部的關系解讀

Xiaoning Shi 石曉寧

加拿大约克大学

辛亥革命後,加拿大華人僑社政治黨派迅速分化,主要表現在國民黨與洪門致公堂及憲政黨、共和黨的對立,繼而與僑社的對立。在1916-18年間,國民黨制造了域多利中華會館暴動事件、狀告溫哥華領事以及刺殺湯化龍等多起事件。此類事件都與國內黨爭有關,折射了民初國內的政壇亂象,也影響到了加拿大華人社區的凝聚力量。本文對於加拿大1910年代《大漢公報》第三版《本埠新聞》、《加屬新聞》報道的加拿大社區的黨爭事件進行分析性閱讀,試圖解讀辛亥革命後加拿大華人社區的政治關係與矛盾。

 

Lianxin Wu 巫連心

馬來西亞華文報種數辨析

汕头大学

馬來西亞不僅是海外華文媒體的發源地,也是海外華文媒體最發達的地方。無論是從古至今已經發行的海外華文報的種數和發行量,還是目前正在發行的華文報的種數和發行量,均居全球第一。然而,對於“馬來西亞到底有多少種華文報”這一貌似淺顯的問題,卻未有較為明確的答案。究其原因,乃在於古往今來,關於馬來西亞的論著浩如煙海;而有關馬來西亞華文報的資料,包括各種著作、論文和回憶錄等,則散見於涉及新馬、東南亞甚至更大範圍的世界華文媒介、華文教育、華文文學、華文社團……的論述中,很多資料殘缺不全,說法又相互矛盾,莫衷一是,給統計馬來西亞華文報的種數造成了困難。

本文作者研究馬來西亞華文報多年,深感有必要廓清史實。於是盡己所能,或自費,或在馬來西亞華文報業集團的資助下,多次往返新、馬等地,或深入老報庫查核原報,或收集迄今國內、外已出版或發表的論著,對其中談及的馬來西亞華文報名稱逐一梳理校勘。有時單是為了確定或核實某一華文報的起訖年代或人物,就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有時甚至勞而無功。本論文就是作者自2008年研究馬來西亞華文報以來的成果,雖然仍有許多存疑之處,我不憚醜陋,呈獻於此,盼能得到各位同儕專家的指點與幫助。

 

互聯網時代獨立網絡媒體的機遇和挑戰-以貼心姐妹網的實踐為例
Yafang Shi 施雅芳

貼心姐妹網

上世紀90年代,加拿大華文媒體主要由總部在香港和臺灣的報紙、香港移民投資創辦的電視臺和電臺占主導地位,但隨著大陸移民人數的增加,由大陸移民創辦的免費中文報紙開始出現。21世紀第一個十年,中國大陸移民創辦的網絡媒體開始出現;到第二個十年,網絡媒體盛行。互聯網降低了媒體創建和運營的成本,為獨立網絡媒體的創建和发展提供了條件和機會。貼心姐妹網是一位有社會學背景的媒體人在互聯網時代的新聞實踐。該網絡媒體從社會性別視角切入,既持全球眼光、普世價值,又紮根於地方社區,從性別平等、公民意識、多元文化、 族裔關係、公益、环保、和平等議題入手,秉持新聞專業主義,提供新聞報道、評論文章以及各類資訊。內容不僅有中文,也包括英文。本論文將勾勒和探討貼心姐妹網創辦的前提條件、初衷、發展、以及面臨的挑戰,從而探討互聯網時代獨立網絡媒體的機遇和挑戰。


Panel 48: 北美華文文學中的國族想像/North America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Imagining of the Nation

論及北美華文文學中的國族書寫,「冷戰」是不容忽視的要素,因其對整體寫作生態有直接的影響。1949年後,由於台海兩岸在冷戰結構中的立場問題,前往北美的華人大致上以台灣留學生居多,後來也有許多人選擇定居美國。而這些留學生在台灣接受的是以「中國」為座標的國族教育,因而他們在寫作時往往也習慣以「中國」展開其國族論述。不過,隨著1980年代中美關係改變,大量華人也開始從中國移居北美。基於社會經驗的差異,來自中國的華文作家在書寫國族議題時,往往也有著與過去台灣作家不同的「中國」論述。於是,北美華文文學的寫作生態逐漸產生變化。而另一方面,台灣的政治生態也在1980年代發生重大轉變,海外台灣作家在國族書寫上也出現分歧,部分作家將重心轉向建構以「台灣」為座標的論述,甚至因為性別/性傾向認同的差異,而出現多重認同或質疑國族認同的狀態。不同身分位置的交織,形成豐富而多樣的國族想像與認同。

是故,本專題將以四篇論文探討張系國、施叔青、張翎、白先勇、郭強生等多位北美華文作家與知名導演李安的作品,分析其對於國族想像的不同表現與態度,呈顯北美華文文學自冷戰後期所開啟的新樣貌。首先,林芳玫的論文以詹明信(F. Jameson)國族寓言的觀點探討施叔青小說《三世人》的認同變遷,指出其在語言與國族議題上的「雙重消失/消逝」。而曾秀萍的論文則探討從冷戰到後冷戰時期,白先勇、李安到郭強生的男同志/男同性戀小說與電影如何處理酷兒離散的課題,以性傾向的角度反思「美國夢」與身分認同、性別政治、跨國遷移的關係,拓展移民研究的視野。王俐茹以張系國的《昨日之怒》分析在冷戰結構下,保釣運動中的留學生如何梳理日漸模糊的自我認同及其困境。而吳明宗則探討來自中國的張翎對加拿大華人移民史的書寫,從家族史、中國史、乃至金山史的發展。本專題從豐富的華語文學、電影當中,勾勒出牽涉台、美、加、中、日等國複雜的區域政治與華人移民認同史,及其持續變化至今的多元樣貌與複雜的認同形構。

 

論施叔青《三世人》中的認同變遷:自我消逝的國族寓言

Fangmei Lin 林芳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本論文擬從詹明信(F. Jameson)國族寓言的角度,分析施叔青在其大河小說《臺灣三部曲》第三部之《三世人》如何再現日治時期臺灣人的認同錯亂與分歧。施叔青在此書執迷於「書寫」這個主題:人物之一的施寄生為舊文人,面對白話文與日文的雙重壓力,他的反抗與其說是悲壯,不如說是可笑與荒謬。與其成對比的是養女出身的王掌珠,從文盲而力爭上游,學會日文與漢文。她整日幻想著用各式語體書寫自傳,卻終究一事成,什麼也寫不出來。小說中其他人物包含醫生、律師、富家子等人,意欲從事社會運動卻都不了了之。施叔青以同情卻又略帶嘲諷的筆調,書寫日治時期各種人物的失聲、失敗、失能。面對日文、文言文、白話文等多語挑戰,臺灣人在不同語境間徘徊流轉,企圖找到安身立命之道,卻終歸失敗。

作者施叔青選擇從語言的角度切入,呈現日治時期東亞混和式漢文,探討不同世代、性別、階級的認同迷惘:這些人物一方面展現自我能動性,以書寫、服裝穿著、演講等方式摸索殖民現代性情境下的個人認同與集體認同;另一方面,他們又宿命地接受失敗與挫折。施叔青的書寫因而呈現雙重的消失:首先是描寫殖民體制下發言與反抗的困難,再來則是作者以其敘事方式與觀看視角,安排其筆下人物的失敗。作者企圖書寫國族寓言,卻又很弔詭地讓「國族」成為還未出現就已被取消的虛無。《台灣三部曲》第一部曲《行過洛津》主人翁由大陸來台,意欲定居於此。第三部曲《三世人》,其施家第三代則為了躲避二二八追捕而意欲逃到對岸。三部曲形成一個離開大陸與迴返大陸的循環,顯現台灣人複雜的祖國情結。

 

同志‧移民‧夢?──華語男同志小說與電影中的離散與認同
Hsiu-ping Tseng 曾秀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這句冷戰時期耳熟能詳的話語,道出台灣在美援文化底下所受到的影響與「美國夢」的追尋。而這不僅僅作用於一代人身上,即使在後冷戰時期依然吸引著不同族群,本文所探討的男同志(即男同性戀)族群便是顯著的例子。在華語電影及小說中,男同志常將美國視為「同志烏托邦」,從李安的電影《喜宴》(1993)到白先勇《紐約客》(2007)裡的男同志書寫〈Danny Boy〉、〈Tea for Two〉莫不是如此。而在追尋「美國夢」之際,這些小說、電影又如何處理同志的國族認同課題?同志作為一個不見容於母國社會的離散族群,又是否真能融入美國這個「大熔爐」?

而早在白先勇創作《孽子》(1983)時,透過男同志主角的流放,美國便已出現在小說視野裡。但在《孽子》中有如「黑暗之城」的紐約,為何會在後冷戰時期的《紐約客》書寫裡變得如此「光明」?其中有何因素?而在911之後,留美的郭強生創作了長篇小說《夜行之子》(2010),敘述華裔男同志的美國移民史。在這本後911的小說中,他既刻畫了男同志的「美國夢」卻也提出反思,敘述夢醒與夢碎的歷程,透過多樣的人物、複雜的情節,深刻地書寫同志移民的國族認同矛盾與內外在衝突。

本文以「同志‧移民‧夢」為題,探討從冷戰到後冷戰時期的華語男同志小說、電影中國族認同的轉變與猶疑,分析小說與電影如何透過同志身分、階級、地域與跨文化的離散處境,凸顯複雜的國族認同與情感矛盾。希望藉由性傾向的介入提出反思,開拓當前國族、性別與移民研究的視野。

 

家族史‧中國史‧金山史:張翎《金山》中的性別與國族

Ming-tsung Wu 吳明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翎,浙江溫州人,1983年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1986年赴加拿大留學,現居於多倫多市,為1990年代以降中國重要的海外華文作家。綜觀張翎的小說,其特色在於她擅以家族史的形式進行寫作,從中又達成書寫中國史與金山(加拿大)史的效果。因此,閱讀張翎的小說,讀者看到的是自19世紀以來,華人自中國移民至加拿大的漫長歷史。

 筆者以為,以張翎為例,1990年代中國大陸作家在北美的崛起,實與冷戰的發展有密切關係。1978年,隨著中美關係日漸明朗,中國在改革開放的口號下掀起了第三波留學潮。於是,張翎及其同代的中國留學生前往北美,並加入華文寫作的行列,改變了1980年代以前由台灣旅美作家占多數的北美華文文學版圖。相較於台灣旅美作家的中國論述,這群來自中國大陸的「新」作家們也開始在海外建立自己的中國論述。是故,筆者認為研究張翎小說之意義,除了在於其對加拿大華人移民史的寫作價值外,尚提供了與1980年代以前之北美華文文學對話的可能性,有助我們進一步勾勒冷戰時期北美華文文學的發展軌跡。

過期的憤怒,新鮮的困境:從張系國《昨日之怒》見後冷戰結構影響下的中國認同

Li-ju Wang 王俐茹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系國,1944年生於重慶,隨家庭到台灣定居,在新竹度過童年。1966年前往美國留學,為知名電機研究專家。在美留學期間,勤力寫作,有大量小說、雜文面世。臺灣文學研究脈絡裡,張系國被放置在兩種不同的文學系譜當中,一是以科幻小說著稱的通俗文學作家;另一身份是帶著大量作者生命自況的留學生文學。

隨著十多年過去,留學生早已脫離學生身份。從學生到移民,這批約在1960年代出國,1970-1980年代選擇在北美落地生根,卻又不時回頭望鄉,永遠懷抱著兩地情思的異鄉人紛紛寫下十數年間關於移居的一切。《昨日之怒》是張系國對過去海外保釣運動的回眸,沿續了留學生文學當中兩國文化的拉鋸與生活反思,但是更值得注意的是,張系國對保釣運動的評論與殘留在作品當中的運動傷害。1970年海外保釣風潮興盛,源自於台、美、日對釣魚台主權的認定,而後更延燒到中國代表權的問題。保釣運動作為冷戰結構下的遺緒,留學生既深捲其中,亦在冷戰架構中梳理自己的來源與去處。張系國在《昨日之怒》後記中自稱不是文學作品,也懇求讀者不要將其視為文學作品,1978年寫就的《昨日之怒》,正值中美關係越來越明朗之際,對於北美的台灣留學生文學而言,自我的認定也就越發的產生困境。本文就是試圖以《昨日之怒》分析討論在冷戰結構下,作為夾心餅的海外保釣運動主體的留學生,如何梳理日漸模糊的認同。


Panel 49: 海外中国穆斯林与中国 / Muslims of China Origin Overseas and China

海外华人研究,对于在海外的中国少数民族关注较少。1980年代以来,有大量中国穆斯林移居海外,抑或行走在中国与定居国之间,这一现象在回族群体中尤为多见。例如部分回族留学生在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完成学业后又返回马来西亚并做起了生意,他们有的开起了具有中国西北风味的餐馆。还有来自中国西北的回族和维吾尔族游走在中亚诸国,1980年代以后尤为常见。毫无置疑,中国政府开启的“一带一路”战略,将会鼓励更多人在该地区流动并拓展业务往来。有鉴于此,关注海外华人穆斯林,或者称之为在海外的中国穆斯林、恰逢时日。“海外中国穆斯林”这一命名与本来就居住在海外的华人穆斯林是有所区别的。所以,就“海外华人研究”而言,该小组讨论试图关注这一群体,主要讨论的题目分别是:“回归”的东干人留学生在中国[东干人是19世纪末反抗清廷镇压败北后从陕西和甘肃迁往中亚回族的后裔];维吾尔族在新疆与中亚跨界运动中的角色扮演;马来西亚的回族移民。

 

移民与清真商业:马来西亚中国回族群体的餐饮业

Chee-beng Tan 陈志明,  世界海外华人研 究学会

Hailong Ma 马海龙, 中山大学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批批中国回族陆续以留学、经商身份停留在马来西亚,目前在马来西亚回族寓居群体有两百户家庭左右,总人口数维持在一千人左右。其中,80%的回族寓居者属于商人,他们的商业涉及餐饮、服装、旅游及教育中介等行业。目前,在马来西亚由中国回族所经营的餐厅有五十家左右。其中,90%的回族餐厅位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市和雪兰莪州,这些餐厅主要位于各类商业区与学校周围。这些餐厅主要是由来自中国西北地区(甘肃、新疆、宁夏)的回族人经营,基本上所有这些餐厅的招牌都使用了“正宗”、“中国回族”、“清真”等字眼。餐厅类型主要是拉面店(拉面、炒面、饺子)、火锅店(牛肉、羊肉)与西北特色小吃(麻辣烫、凉皮)。这些中国回族商人在将“清真”饮食文化移植到马来西亚的同时,又刻意地引入了当地马来人和华人所喜好的食材(如海鲜)与调味品(如咖喱、香料),以适应当地人的饮食文化,经过积极地实践,这些中国回族的清真餐厅最终获得了当地消费者的信任与喜爱,赢得了市场。本文基于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分析马来西亚的中国回族商人如何通过经营“清真”饮食业在马来西亚成功寻求生存空间。

 

越境与认同:族群、家庭与泰国的华人穆斯林

Liulan Wang-Kanda 王 柳蘭

同志社大学

迁移不只是意味着在地域之间移动时所伴随的地理现象。倒不如说,迁移是迁移者对地理空间的主观理解与想象力,以及探求与他者之间共同性的一种社会行为。

中国出身的云南系穆斯林迁移至佛教徒居多数的泰国,成为少数族群,一直遇到困境。19世纪末期以后,云南系穆斯林在中国西南地区、缅甸和泰 国之间的社会经济纽带中,扮演了区域间贸易仲介的角色。但在日本侵华战争、1949年中国政权交替时期,许多难民离开云南或缅甸,在异乡谋生。结果,在泰国和缅甸国境形成了许多难民村,造成异民族之间的接触和交流。其中,云南穆斯林在民族与宗教方面逐渐被边缘化了,但他们以语言、民族文化、伊斯兰为主轴孕育了集体性认同。

对云南系穆斯林来说,跨境意味着什么?对他们的民族性和认同感有什幺影响?伊斯兰在异民族接触中如何促成自我与他者之间的界线?本文将以云南穆斯林、特别是缅甸出身的云南系穆斯林家族的跨境经验为焦点,依照当事者的主观经验,探讨在异国他乡重建家族网络和宗教活动的力学。

 

华人移民?在澳大利亚的维吾尔穆斯林移民

Mei Ding 丁玫

复旦大学

目前“海外华人”这一概念主要指的是生活在中国以外的汉族华人人群。不论是研究历史移民还是当下的移民情况,汉族华人通常是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研究的主体。然而正如一些研究所指出的,由于在居住国家的本土化、语言和身份认同的差异,汉族华人群体内部本身也十分多元 (Tan 2004, Wang 2000, Ang 2001, Shih 2013)。但是,少数民族华人,特别是从中国大陆移民到海外的群体还没有在研究中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国际学术界对来自中国大陆的少数民族的研究通常自成一派,比如相对独立的藏族或者维吾尔族研究。而在中国大陆,少数民族的海外移民被称为“跨界民族”,进而区别于“海外华人”。因此问题在于,相对于中国和华人这两个范畴,这些少数民族海外移民群体在什么样的位置?本篇论文将基于对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维吾尔族移民群体的日常生活体验探讨这个问题。维吾尔族是新疆的主体少数民族,新疆地处中国的西北边疆,维吾尔族是中国第二大穆斯林群体,他们的语言属于突厥语系。自从2009年乌鲁木齐七五事件之后,中国政府进一步强化民族团结和统一的国家认同,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篇论文探讨在澳大利亚的维吾尔人如何看待和构建自己的身份认同。


Panel 50: 移民与政治/Migration and Politics

 

全球化冲击下的海外华文教育: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办学方针研究

Ker Pong Thock 祝家丰

马来亚大学

中国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其经济实力与日俱增并促成了中国的崛起。中国崛起所展现的软实力更对海外各国和华侨华人带来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崛起提升了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与华文华语的学习兴趣。作为海外华文教育重镇的马来西亚之华文独立中学(独中)亦在中国崛起的格局下得到助益。马来西亚的独中由于注重素质教育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因此得到众多华裔家长的支持。但21世纪全球化所带来的英语教育至上思潮冲击了马来西亚的独中。为了因应此挑战,独中落力提升其教学素质并推广三语教学。本论文立意研析独中所实践的素质教育理念及其办学特色以培养出面向国际的人才。

 

马来西亚华人女性的政治参与

Ruolan Fan 范若兰

中山大学

马来西亚女性权力参与程度一直较低,华人女性权力参与程度更低。随着1998年以来马来西亚的民主转型,华人女性政治参与日趋活跃,女性权力参与水平也有所提高,出现不少引人注目的女政治家。马来西亚华人女性权力参与具有滞后性、边缘性、依附性等特点,深受马来西亚威权政治、种族政治、政党政治和性别观念的影响和制约。

 

清末中荷两国关于华侨国籍的交涉对印尼华侨认同的影响初探

Zhangpeng Li 李章鹏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关于清末国籍法的研究已很多,学界也已有人对中荷两国政府关于华侨国籍的争论、交涉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不过,此种探讨似乎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可能。不仅如此,清末中荷相关方面的外交交涉主要针对的是华侨国籍归属问题。可是,学界对此种交涉给华侨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关注得尚嫌不够。本文打算依据有关档案材料、当时报刊杂志刊登的相关报道、相关文章,以及私人笔记等,借鉴学术界已有成果,对中荷交涉过程进行勾勒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华侨在中荷交涉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中荷交涉的结果对华侨社会尤其是华侨国家认同的影响。还应该指出的是,本文将把相关主题的研究置于一个比较大的宏观背景(如清末新政、清政府国际观、华侨观、清末中外关系,乃至荷兰相关政策变化发展等)中去进行,力图把握其中的历史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