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els 41-45

Panel 41: 从日本、柬埔寨到缅甸:再论跨国移民与海外华人 / From Japan, Cambodia to Burma: Transnational Migration and Chinese Overseas Revisited

 

再思“胞波情誼”:緬甸華人、新移民與中國崛起

Ying Duan 段穎

中山大学

進入二十一世紀,中緬兩國均面臨著極大的社會文化轉型,雙方在區域格局中的角色、地位及其相互關係亦日趨複雜,並成為影響區域和平與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中國的崛起,大量新移民再度湧入緬甸,一方面為緬甸經濟發展帶來商機,另一方面也影響甚至衝擊著緬甸民眾的日常生活,從而改變著緬甸民眾對於華人族群乃至傳統“胞波情誼”的理解與認知。因此,本文即希望通過敍述、分析中緬兩國國家建設、族群互動、貿易往來、文化交流以及跨國網路中緬族、緬甸華人、新移民與中國民眾的相互關係,闡明“胞波情誼”的時代變化與文化意義,並將之置於區域格局、全球流動以及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話語中,探討新時期中緬關係發展的多重面向與現實意義。

 

望乡亭:何处是吾家?一个跨国华人移民的故事

Lara Tianshi Chen

早稲田大学

Wang Xiang Ting (望郷亭)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pavilion built at the Baiwang Mountain Forest Park (百望山森林公園) in Beijing and it was donated by Mr. & Mrs. Wang. Mr. & Mrs. Wang were born in Japan and their Taiwanese parents migrated to Japan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They returned to mainland China in the 1960’s and re-migra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twenty years later with their children.  By following Wang’s family history, this paper tries to probe into the question “Where is my home?” often asked among Chinese migrants.

 

跨国企业家与地方网络:柬埔寨的中国移民企业家

James K. Chin

暨南大学

Ethnic Chinese in Cambodia formed the country’s largest ethnic minority with 60 percent of the Chinese are urban residents engaged mainly in commerce and the other 40 percent in the rural area. Since the fall of the Khmer Rouge regime, the once stricken or even perished Chinese community under Pol Pot has been rejuvenating with large number of new Chinese migrant influx from mainland China, Hong Kong, Macau and Taiwan. While the number of migrant businessmen from Hong Kong and Macau or gangshang is small as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their commercial success in local society has widely been acknowledged and admired. They have not only well established themselves in the country while being actively involved in a wide range of business and manufacturing sectors. How could gangshang make these happened in an economically poor and politically unstable country? What are the main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ir commercial success on a foreign soil that is frequently hostile towards alien migrants? And why are they more successful than their counterparts from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Based on fieldwork researches conducted in the Chinese community of Cambodia, this paper tries to answer questions above with a focus on gangshang’s local connections and the unique role played by their voluntary association, the Hong Kong & Macau Expatriate and Business Association of Cambodia.


Panel 42: 跨国身份认同建构 / Transnational Identity Construction

 

从华侨的多重网络看都市文化中跨越边界的民族性与地方性

Qingyin Bian 边清音

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

本文以日本神户脱胎于阪神大地震后的复兴活动的“南京町中秋节”为例,通过描述中秋节的创办和运营过程中,南京町商店街振兴组合(简称振兴组合)与华侨组织、市政机关的互动,揭示以南京町为中心所形成的华侨与地方社会之间的多重网络,讨论都市文化中跨越边界的民族性和地方性

南京町是日本三大唐人街之一。20世纪70年代末,以在当地做生意的华侨和日本人形成的振兴组合为主,开启了以中华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开发,促成了南京町的复兴。

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南京町率先开始了灾后复兴的活动,而“南京町中秋节”也是在这之后逐渐形成的。此后的30年中,中秋节活动也逐渐成为了南京町的主要活动之一。本文以振兴组合与其他主体的互动实践为主线,整理“南京町中秋节”创办的历史,描述2015年9月第18界活动的具体筹备和举办过程聚焦于唐人街活动舞台背后的主办方,分析唐人街之中尚未被广泛关注 “中秋节”活动,本文力图阐释在都市文化之下,华侨与地方社会通过对民族性的共享和利用,形成多重网络、创造民族性都市节日的动力。

 

社會資本與族群網絡-以函館華僑為例

Wei Wang 王维

长崎大学

位於北海道南部的函館是日本最早實施門戶開放的港口城市之一,也是早期華僑移居地之一,曾經被稱為“北方的長崎”。但是,由於其地理和人文環境等方面的原因,地域社會和華僑社會均處於日本社會的邊緣位置。由第二代華僑在1987年創立的“Lucky Pierrot(中華漢堡包)”企業,目前已有17家連鎖店,而且其中14家在函館市內。該企業現已遍佈整個北海道地區,業績遠遠超過同行業的其他著名品牌(如麥當勞,肯德基等),其生產的中華漢堡包被譽為日本最暢銷的漢堡包,不僅最有人氣,而且健康環保,成為函館當地社會的一大品牌。本文將試圖通過作為邊緣人的華僑創業者之不平凡的移居經歷和創業軌跡這一個案,來探討其在在地化過程中如何運用族群資本和社會經濟網絡的功能。

 

“移動”的村落與“跨國”家族:福建省福清籍華人的移居與親族網路的擴大

Yuling Zhang 张玉玲

山又県立大学

福建省北部福清地區出身的華人向來集中在印尼、日本和新加坡等地。1979年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之後,成千上萬的福清人開始想方設法地實現自己的出國夢。其中,最主要的手段之一便是利用其在日本和印尼的親族關係向外移民。此處所說的親族關係既包括父系親屬,也包括配偶者方面的親屬,也就是姻親關係的親屬。如今,福清的許多村子裏的青壯年都已移居海外,其中的一部分還選擇了在移居地紮根,以至於有些村落人去樓空,或者只留下他們已經年邁的父母居住在家鄉。以往以血緣及地緣關係為基礎而建立的村落,由於華人活躍的跨國移民活動,已經失去其地理上的意義,變成了一個跨越日本、印尼以及香港等地域的帶有抽象意義的結合體。然而,在華人的親族紐帶擴大至數個國度的同時,其家鄉村落依然保持著對海外華人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本報告旨在通過分析幾個居住於日本、香港等地的福清籍華人的家族史的案例,來探討華人的跨國家族的現象以及親族紐帶擴大等問題。


Panel 43: 华文教育与海外华人/Chinese Education and Chinese Overseas

 

革新开放以来越南华人教育事业之发展-以胡志明市华人社会为例

Dinh Phuc Chu 褚廷福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中越关系源远流长,从古以来不断有华人因为政治、经济、谋生等的原因而移居到越南定居,他们对越南在各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安统计,2009年越南华人人口为823,071人,占越南总人口的1%左右。1975年越南统一之后,因越南政府对华人推行各种限制的政策,越南华人公民地位在各方面都受到极大的影响。该阶段越南华文教育发展呈现停滞,学习华语机会变少。从1986年越南启动革新开放,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越南华人政策也随之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在教育方面,1991年越共“七大”作出决议:「尊重华人的文化、文字、创造条件使华人安心谋生」。在越南推行开放与支持的政策之下,华人教育有大幅度发展。

胡志明市是越南最大的直辖市,约80%越南华人在该城市集中居住。因此,胡志明市华人的教育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越南华人教育的发展。本文拟就革新开放以来越南胡志明市华人教育事业发展以研究主题,本文除序论及结论外,共分为:一、胡志明市华人社会概述;二、革新开放以来越南华人教育政策;三,胡志明市华人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局限。本文研究发现,越南华人社会教育事业之发展就是反应华人融入越南社会的程度,也是越南华人在公民地位得到肯定、提高的一个明显的表现。

 

加拿大多倫多區華語文學習的方法, 趨勢與展望

Catherine Kung 龔錦霞

多倫多天主教教育局與

西裔學中文的需求大量增加,將來教中文不僅只是教華人,教導非華裔人士才是未來大趨勢。近來許多西人經營的主流超市、大廈走廊、公立圖書館都有中文通告﹔政府政策頒布、文告都有中文版,這些因素都催化西人學中文、學翻譯,進一步形成中文學習的大需求與大動力。

當務之急應即刻編訂一套適合本地出生以及非華裔人士學習中文教材與教師手冊作為配合。由於非華裔人士與本地出生學童學習中文從零開始,因此教材應以聽及講為主,教法上多運用實物、圖片並配合多變化的活動﹔低年級則應多採用幼兒教學法,透過五官觸感刺激學習。

在推廣華文教育方面,應協助華文教育機構成為慈善機構及捐獻的受惠者,捐款人本身亦可獲退稅。同時應鼓勵善心人士捐出場所作為教育用途或教育機構,使中文教育機構減少財政上的擔憂。

多倫多市教育局計劃開辦焦點學校(Focus School on language),每日教授三種語言,中文會是其中一種。教育局同時計劃在東西區各開辦一間祖語中學,如果學中文的學生人數足夠,未來也可能會有中文的祖語中學,這要依照開辦地區的入住人口及族裔需求而決定教授的祖語。

對於教師的培訓課程,教育局可考慮提供兒童心理學、課堂管理技巧、如何發問、漢語言教學應有的知識修養及教學法、教學觀摩及教學實習等﹔加強教師歌唱、朗誦、舞蹈、戲劇、手工、繪畫、遊戲教學等才藝訓練﹔同時培養教師有教學的熱誠。

 

新教育体制下新加坡小学华文教材内容分析

Qingming Luo 罗庆铭, 南洋理工大学

Wang Yanyan 王燕燕, 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

1979年《吴庆瑞报告书》出台,提出了统一新加坡学校的语文源流,施行以英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语,族群母语作为单一教学科目的非平衡双语教育政策,这标志着新加坡国民教育开始步入国家主导的以英语为第一语文、母语为第二语文的新教育体制。30多年来,新加坡华文教学经历了四次重大的政策调整和内容改革,先后出版了四套由教育部统一编写的小学华文教材。

    新教育体制下的华文教材一贯秉持着工具性为主、人文性为辅的编写理念,在注重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同时,也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价值观的灌输。因此、无论在任何一套华文教材中,内容和主题都是教材编写者重点关注的对象。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国情的变迁、语言环境的英语化,不同时期华文教材在题材和内容方面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正因如此,对不同时期的华文教材内容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则显得十分必要,它不仅有助于厘清新加坡华文教材的文化取向和变化轨迹,也对新加坡华文教学的目标定位有更加全面的整体把握。

    本研究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新教育体制下的四套小学华文教材进行系统化研究,通过主题标注建立新加坡小学华文教材语料库,获取教材的内容信息,利用统计分析评估新加坡华文教材的内容取向以及不同时期的差异表现。并结合新加坡教学改革实践对华文教材内容变迁的原因进行分析 ,探讨新加坡新一代华人的身份认同倾向,提出顺应时代要求的新加坡小学华文教材内容架构。


Panel 44: 中国移民问题:1900-2012/Issues in Chinese Migration: 1900 -2012

 

21世纪来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转型及其对华人新移民的影响

Qiusheng Zhang 张秋生

江苏师范大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源源不断涌入的海外移民成为澳大利亚经济与社会持续繁荣、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海外移民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诸如移民福利负担过重、移民经济贡献率偏低、失业率高企、种族主义抬头等。在经济理性主义指导下,从1996年联盟党政府开始,澳大利亚移民政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转型,逐渐形成了以技术移民为核心的移民选择体系,并对华人新移民产生了诸多影响。本文主要以澳大利亚移民部和统计局的相关统计资料为依据,重点论述考察21世纪以来澳大利亚移民政策改革与转型的指导方针、基本内容、影响与意义;系统分析探讨了移民政策改革与转型对华人新移民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1、华人新移民数量持续稳定增长;2、地区来源构成发生重大变化;3、技术移民比重持续走高;4、女性移民显著增加;5、华人新移民分布趋向多元化;6、华人新移民回流潮日趋明显等方面。深入考察和分析近10余年来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变化与华人对澳移民趋势,对调整中国的侨务政策、人口政策与留学政策,把握中澳之间人力资源竞争、合作和交流态势,探讨澳洲华人社会变迁和发展趋势,具有重大的学术与现实意义。

 

移民与海外中医发展:以新加坡地区为例 1900-2012

Yan Yang 杨妍

新加坡国立大学

据现有的文献可考,中医随早期的中国移民传入新加坡。从海峡殖民地时期开始,“南洋第一报人”叶季允,除了创办《叻报》外,鲜为人知的是,他也是一名中医,创办了海外第一份中医学报,并在新加坡大力推展中医。中医医院也在当地兴起,由乡缘社团、宗教组织、华社领袖合力促成,吸引中国的中医移民。二战时期又有多位知名中医南下,如厦门吴瑞甫等,推动成立中医师公会等组织。50年代,由于殖民地政府政策限制移民进入,当地中医界遂成立中医学院,发展本土生力军。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新一代的中国移民再次成为了新加坡中医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以早期报章期刊、华人社团刊物、官方档案、口述历史及调查采访为材料,讨论移民对新加坡中医发展的影响,探讨中医在没有政府支持的情况下如何发展,移民在海外中医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新加坡的个案可与香港中医的研究对比。殖民地力量打压中医,逐渐将中医推至边缘。而新加坡的中医在西医的主流声音外一直占据一定的舞台,却尚未被学界关注。本文也将探讨新加坡中医发展史反映的殖民主义、在地化、传统与现代、现代性等课题。

 

日本华侨的流行音乐活动史:以1940年代至1970年代为中心

Masao Nishimura 西村正男

日本关西学院大学

本论文将论述1940年代至1970年代日本华侨在流行歌坛上的活动。1940年代上海以及战后香港乐坛上闻名遐迩的作曲家梁乐音,其实是在神户出生的日本华侨。1945年前,除梁乐音以外,还有函馆华侨歌手濑川伸(施延雄)以及几位从日治时期的台湾来的歌手,在日本歌坛上发展。二战后的日本流行乐坛上的华侨活动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早期摇滚(在日本的称呼是Group Sounds)乐队里有很多华侨成员,而且大多担任吉他手,在乐队里占有重要位置。到了1970年代,也有很多华人歌手在日本流行歌(歌谣曲)乐坛发展。她们当中也有像翁倩玉一样在日本长大的华侨,但大部分是像陈美龄、邓丽君那样从港台来的歌手。本论文将整理各个歌手的特色,然后论述他们音乐里的中国因素。这些华人演唱的歌曲不论是自己谱写的,还是别人谱写的,里面有不少被夸张化的中国因素。这个现象可以看作是自我东方化(self-orientalism)。最后,本论文将总结1970年代前日本华侨的流行音乐活动,同时介绍近年来日本华侨的音乐活动。


Panel 45: 国籍和集体空间/Citizenship and Collective Space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

Jung-chung Hsu 徐榮崇

臺北市立大學

有關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研究,主要含括「流動」、「聯繫」、「文化認同」及「族群認同」等概念。泰北華人透過政府的安排或是他們所知的管道,跨越自然的界限流動與散佈到台灣,也努力打破國界限制,與泰北親友保持聯繫。他們不再以「融入」當地為生活的目標,而是「形塑」出自己在當地的特徵,並進一步形成其認同所從出的想像共同體,以看待他們所認為的「家鄉」。因此,本文主要透過文獻分析以及質性訪談研究方法,了解在臺泰北人的發展以及認同情形。研究發現,中華救助總會扮演了跨國的社會網絡重要關鍵角色,也提供了聯繫的平台。他們在文化認同上有著異文化的展現:透過混雜、融合、過客、他者等形式,展現他們異文化的適應;也透過害怕、包容、霸權、誤解等形式,呈現其在地文化的態度。也從衝擊(隔離、陌生、和諧自然)與角色(文化、社會、政策、教育)的面向上展現其族群的認同。

 

從宗祠到會館:集體空間在現代化歷程中對新加坡金門移民的意義

From ClanHall(宗祠) to the Associational Hall(會館): The Meaning of Collective Space for the Emigrants of Kinmen in the Course of Modernity

Ming-feng Liu 劉名峰

國立金門大學

移民問題在全球化時期裡的歐洲,變成了一個關鍵性的課題,而由於中國在後冷戰時代裡的快速崛起,更讓此一關鍵性的課題再進一步地複雜化,因為在大量的中國新移民的背後,還有強大的中國作為政治上的後盾。本文首先將指出,移民在全球化時期的增加量,是前所未見的,並且在同時也跟著出現了種種以文化為中心的「新種族主義」(neo-racism),歐洲國家排外的氣氛逐漸昇高,並已進入政治議程。然而,傳統歐洲社會的兩種移民政策的模式,即英國的多元主義與法國的共和主義,在面對「新種族主義」的現象卻出現了相當尷尬的狀況:英國實際上並沒有繼續其多元文化的主張,進一步地接受移民的文化;而法國的移民政策,也沒有強化其共和精神,並從中涵化新移民、消解新種族主義的發生。有鑑於此,本文以英法兩國近年來有關中國新移民之課題作為研究的對象,說明不同移民政策的模式對於排華現象之影響,以及兩國政府面對排華案例時的反應。

 

TCEA: A New Journal on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

Iping Liang 梁一萍

My presentation will focus on the new journal, Translocal Chinese: East Asian Perspectives (TCEA), which is a peer-reviewed bilingual journal that is jointly-published by the Society of Overseas Chiense Studies (SOCS), Taiwan;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Overseas Chinese (RCOC),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nd the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in Leiden and Boston. A transdisciplinary journal devoted to the studies of overseas Chiense communities in all their manifestations and contestations, TCEA focuses on the region of East Asia. We study overseas Chiense border crossing networks disseminated from or converged in (pen)insular countries or zones such as Japan, North and South Koreas, the Ryukyus, Taiwan, Kinmen (Quemoy), Hong Kong, Macao, etc. We also welcome research on other mobile groups which are connected to, or whose experience could be compared with overseas Chinese in and from East Asia.